top of page

近年来,中国电影票房快速增长,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,预计今年中国市场电影票房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,距离美国100亿美元票房的差距越来越小。前些日子,《捉妖记》票房超过由《速度与激情7》在华创造的单片票房纪录,这也让好莱坞“心情忐忑”。一方面,美国希望在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上分一杯羹,都增加了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;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希望从好莱坞“取经”,迅速提高本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水平,并开拓海外市场,因而纷纷“出海”寻找合作伙伴,两国的影视产业就这样开始了“联姻”:

 

9月20日,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华纳兄弟联合宣布,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“旗舰影业”,总部设在香港,并在洛杉矶和北京分别设有业务分支机构,共同开发和制作华语电影和英语电影,面向全球市场发行。预计新公司出品的第一部电影最快会在2016年上映。分析认为,中美合资开发全球电影市场,也有利于推动国内电影走向国际,对国内文化传媒企业带来利好。

 

9月23日,华策影业宣布与极光影业全面战略合作协议。根据双方协议,未来几年内,华策影业与极光影业将进行全方位、多层次的电影合作,启动规模高达3亿美元的高概念电影片单,其中,每年合拍电影数量不少于3部。同时,双方联合宣布了首批中美合拍大制作高概念电影项目,并都确认了将由好莱坞一线导演加盟。这些项目将通过双方新成立的合资公司极光联盟影业来运作。

据了解,目前,华谊兄弟、电广传媒、博纳、乐视、游族影业、阿里影业等中国电影公司都开始部署海外市场。其中合作金额最大的要数电广传媒与美国狮门影业的合作,双方于今年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合作拍摄14部影片,协议总金额高达15亿美元。除了电广传媒外,今年年初博纳也宣布与美国Studio8和索尼旗下三星电影公司共同制作奥斯卡金牌导演李安的新作。阿里影业方面今年也宣布,投资《碟中谍5:神秘国度》,未来将寻找与更多的海外影业公司进行投资、发行以及电商等方面的合作机会。

近年来,好莱坞也动作频频,抢占中国电影市场:此前有外媒报道称,好莱坞为了挽救大制作电影,已经产生了对中国观影者的依赖,而且中国的票房越高,就会有越多的电影制作公司被迫迎合中国人的口味。英国《卫报》称,近年来,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公司不遗余力地迎合中国人日渐高涨的观影热情,在拍摄《钢铁侠3》和《变形金刚4:绝迹重生》这样的大片时与中国公司签署联合制作协议,从而绕开中国政府制定的每年只能引进34部外国电影的配额制度。为了让中国观众感到满意,好莱坞电影会让像范冰冰这样的中国影星在其中扮演角色,然后在给西方观众观看的版本中剔除这样的角色。

派格传媒总裁孙健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与以往日本、韩国、英国等多个票房重镇决定全球票房走向不同,现在好莱坞大片能否冲击1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,完全看中国市场的脸色。孙健君表示如今美国终于彻底认清了中国市场的规模和价值,知道他们的大片也有赖于中国市场的回收,分摊他们的成本和风险,也增加他们的收益。

孙建君告诉记者,他近期接触到很多美国重要的电影大公司的大佬们。“他们给了一个共同的信号就是,他们终于彻底认清了中国市场的规模和价值,知道他们的大片也有赖于中国市场的回收,分摊他们的成本和风险,也增加他们的收益。“

其次,这些美国公司终于发现中国的体裁和题材是优秀的。孙健君表示,欧美的电影尤其是美国大片,题材是闹饥荒的,有些好电影都翻拍了三四次。“所以他们是需要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里面挖取,适合全世界观众看的新颖的题材。这就是中国的文化底蕴的价值。”

第三,美国Netflix的首席执行官告诉孙健君,从中国新一代作家和年轻一代看到了中国的电影和电视的未来。“因为这些年轻人本来就生活在世界化的环境里面,没有受任何东西的束缚。他们既有中国文化的血脉,也有全球的事业。”孙健君坚信,中国电影国际化势在必行,国际化一定能行。

 

后记:

 

虽然中美人文交流不断加深,前景看好,笔者认为,在定下目标之后,能有相应的实施细则出台,让双方的合作能够真正落地。在影视合作方面,记者希望两国影视行业的合作不要陷入“中方投钱,美方拍摄”的怪圈,拍出那些所谓中国明星露个脸就是“中国特供版”的“伪中美合拍片”,而是希望中国企业能在中美影视行业的合作中学习好莱坞经验,提高自身的电影制作水平,最终助力我国真正成为世界电影强国。在旅游方面,希望中方能够扩大在美的有效宣传力度,吸引更多美国朋友来华旅游、访问,扭转中国旅游逆差,推动中国旅游行业良性发展。

中美电影合作频繁开启文化产业“双赢”大门

 

bottom of page